滨州国航教育
咨询热线:18560107511
在职人员提升学历的首选

滨州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基础巩固试题3

发布时间:2022-02-04

  2019年滨州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基础巩固试题(3)


  1、阅读下列文字,然后回答问题:


  阅读使人充实;会谈使人敏捷;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。因此如果一个人写得很少,那么他就必须有很好的记性;如果他很少与人会谈,那么他就必须有很敏捷的机智;并且假如他读书读得很少的话,那么他必须要有很大的狡黠之才,才可以强不知以为有知。


  问:(1)请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?


  (2)从这段文字来看,这篇文章的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?


  答:(1)治学的方法应当把阅读与会谈、笔记相结合。


  (2)这篇文章的语言洗练精当,多蒸警句格言。


  2、分析下面的文字,然后回答问题:


  史鉴使人明知,诗歌使人巧慧,伦理之学使人庄重,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。“学问变化气质”。


  问:(1)这段话的论点是什么?它与治学方法有何关系?


  (2)这段话采用了哪种认证方法?


  (3)这段文字采用了哪种修辞方法?


  答:(1)学问变化气质。他说明要把治学与弥补自己的精神缺陷相结合。


  (2)归纳法。


  (3)排比。


  3、 阅读下列文字,然后回答问题:


  既而大叔西鄙北贰於己。公子吕曰:“国不堪贰。君将若之何?欲与大叔,臣请事之。若弗与,则请除之,无生民心。”公曰:“无庸,将自及。”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。至於于廪延。子封曰:“可矣!厚将得众。”公曰:“不义不昵,厚将崩。”


  问:(1)概括共叔的性格特征和野心?


  (2)郑庄公隐藏着怎样的用心?


  (3)概括郑庄公的性格特征?


  (4)本段的中心人物是谁?作者刻画这一人物的手法是什么?


  答:(1)这段文字提示了共叔段贪得无厌、愚蠢狂妄的性格特征。其野心是不断扩大势力范围、与郑庄公分庭抗礼,以至篡夺王位。


  (2)从本段可看出郑庄公是个工于心计、胸有城府的人。其用心是故意放纵共叔段的野心,使其最终走上叛逆,然后一举除之,永绝后患。


  (3)工于心计、胸有城府、阴险狠毒是郑庄公的性格特点。


  (4)中心人物是郑庄公。刻画这一人物形象作者一是采用对话的方式,二是采用烘托的手法。通过郑庄公的几句话:“无庸,将自及”、“不义不昵,厚将崩”,就提示了他的内心世界,姑息养奸,狠毒阴险。共叔段的贪得无厌、得寸进尺衬托了庄公的胸有城府、险恶狠毒。而子封的急躁耿直、为国事忧虑则烘托出郑庄公的老奸巨猾。


  4、 阅读下列文字,然后回答问题:


 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,闻之,有献于公。公赐之食。食舍肉。公问之。对曰:“小人有母,皆尝小人之食矣;未尝君之羹,请以遗之。”公曰:“尔有母遗,繄我独无!”颍考叔曰:“敢问何谓也?”公语之故,且告之悔。对曰:“君何患焉?若阙地及泉,隧而相见,其谁曰不然?”公从之。公入而赋:“大隧之中,其乐也融融。”姜出而赋:“大隧之外,其乐也泄泄。”遂为母子如初。


  问:(1)本段在全篇的情节结构上属于哪一部分?起什么作用?


  (2)本段采用怎样的表现手法提示了郑庄公怎样的性格?


  (3)颍考叔的性格特征是怎样的?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表现他的性格特征。


  答:(1)属于“尾声”部分。本段是对该事件的一种补充,其作用是:一是使故事更加完整;二是揭露了郑庄公的虚伪;三是宣扬了孝道,这也是作者所要宣扬的道德观念。


  (2)本段主要采用了细节描写和烘托手法刻画郑庄公形象。作者通过答颍考叔“食舍肉”的细节描写,写尽了颍考叔的“纯孝”,这样就反衬郑庄公的不孝。又通过郑庄公与姜氏“隧而相见”的细节描写,写出了郑庄公的虚伪。


  (3)颍考叔的性格特征是机敏聪慧,循循善诱。作者主要通过他“食舍肉”这一细节加以表现。


  5、阅读下列文字,然后回答问题:


  左右以君贱之也,食以草具。居有顷,倚柱弹其剑,歌曰:“长铗归来乎!食无鱼!”左右以告。孟尝君曰:“食之,比门下之客。”居有顷,复弹其铗,歌曰:“长铗归来乎!出无车!”左右皆笑之,以告。孟尝君曰:“为之驾,比门下之车客。”于是,乘其车,揭其剑,过其友,曰:“孟尝君客我!”后有顷,复弹其剑铗,歌曰:“长铗归来乎!无以为家!”左右皆恶之,以为贪而不知足。孟尝君问:“冯公有亲乎?”对曰:“有老母。”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,无使乏。于是冯谖不复歌。


  问:(1)冯谖弹铗而歌,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?这是采用了什么表现方法?


  (2)这段文字对冯谖采用哪两种人物描写的方法?


  答:(1)表现其装愚守拙,巧于试探。采用的是欲扬先抑的方法。


  (2)行动描写和语言描写。


 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,回答下列试题。


  《书》日:“满招损,谦得益。”忧劳可以兴国,逸豫可以亡身,自然之理也。故方其盛也,举天下之豪杰,莫能与之争;及其衰也,数十伶人困之,而身死国灭,为天下笑。夫祸患常积于忽微,而智勇多困于所溺,岂独伶人也哉?


  第6题 这一段文字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?


  答案:引证法:引用《尚书》“满招损,谦受益”来概括庄宗成败的经验教训。例证法: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例子。


  对比论证法:凸显庄宗由极盛到极衰的变化,从而强调“忧劳”和“逸豫”所带来的不同后果。


  第7题 这段文字在论据上有何特点?


  答案:理论论据:《书》日“满招损,谦受益”;


  事实论据:唐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例子。


  理论论据与事实论据相结合,然后又从史实引出“祸患常积于忽微,而智勇多困于所溺”做为理论总结。


  第8题 将“祸患常积于忽微,而智勇多困于所溺”译成现代汉语。


  答案:祸患往往是从细微小事积累起来的,而有才智勇气的人又常常因过分沉溺于某种事物而陷入困境。


  阅读《冯谖客孟尝君》中的一段文字,回答下列试题。


  齐人有冯谖者,贫乏不能自存。使人属孟尝君,愿寄食门下。孟尝君日:“客何好?”日:“客无好也。”曰“客何能?”日:“客无能也。”孟尝君笑而受之,日:“诺。”左右以君贱之也,食以草具。居有顷,倚柱弹其剑,歌日:“长铗归来乎!食无鱼。”左右以告。孟尝君日:“食之,比门下之鱼客。,,居有顷,复弹其铗,歌日:“长铗归来乎!出无车。”左右皆笑之,以告。孟尝君日:“为之驾,比门下之车客。”于是乘其车,揭其剑,过其友,日:“孟尝君客我!”后有顷,复弹其剑铗,歌曰:“长铗归来乎!无以为家。”左右皆恶之,以为贪而不知足。孟尝君问:“冯公有亲乎?”对日:“有老母。”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,无使乏。于是冯谖不复歌。


  第9题 这段选文在刻画冯谖形象上起什么作用?


  答案:先抑后扬,凸显冯谖与众不同的“奇”。


  第10题 冯谖弹铗而歌,当时人们认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?


  答案:左右认为冯谖无好无能却“贪而不知足”。有人认为冯谖是装愚试探。


  第11题 这段选文刻画冯谖时运用了哪些方法?


  答案:直接人物描写:语言描写,行为描写。“倚柱弹其剑”,属于行为细节描写。


  间接人物描写:用他人的反应刻画其性格,如“左右皆笑之”、“左右皆恶之”。


  阅读《蜀相》一诗,回答下列试题。


  丞相祠堂何处寻?锦官城外柏森森。映阶碧草自春色,隔叶黄鹂空好音。三顾频烦天下计,两朝开济老臣心。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襟!


  第12题 为什么说这首诗在赞美诸葛亮的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感慨?


  答案:杜甫在年轻时就怀着“致君尧舜”的志向,本来也想做一个辅佐明主的宰相,但一直没有实现这一理想。安史之乱时,他曾一度在皇帝身边工作,但后来因党争被贬出朝廷,漂泊西南,志向越发难以实现。所以当他回顾诸葛亮的悲剧时,也是在慨叹自己未能实现远大的抱负。


  第13题 如何理解“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襟”两句?


  答案:这两句慨叹诸葛亮出师北伐,统一天下,大业未成,就死于军中,这一悲剧引起了后来无数英雄的共鸣,其中也包括杜甫本人。诗人在国家动荡之际,却离开朝廷,失去了有所做为的机会,与诸葛亮有同样的心境。这两句对诸葛亮悲剧的感叹,极富概括力。


  第14题 在这首诗中,作者是如何高度概括诸葛亮一生的?


  答案:这首诗的三联和四联的第一句,概括了诸葛亮一生开国济世的功绩、忠心为国的精神以及功败垂成的悲剧。“三顾频烦天下计,两朝开济老臣心”,说蜀先主刘备曾三顾茅庐,向诸葛亮请教平定天下的大计。


  2019滨州成人高考专升本《大学语文》选择题及答案


  2019年滨州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基础试题及答案


  2019年滨州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练习题及答案汇总

更多热门话题

——这些问题你不得不知道——

成人高考报考指南

——只要年满十八周岁 初中水平也能报考——

声明:本站仅作为学历提升信息收集分享学习之用,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,切勿相信优惠学费、包过、无需学习考试等虚假宣传,避免上当受骗。

友情链接: 济南通途教育山东世纪通途山东成人高考

手机:18560107511

Q Q:1926272777

公司地址:济南市历下区碧桂园凤凰中心

Copyright © 滨州国航教育 版权所有

客服微信二维码客服QQ二维码